「講手王」黃淳樑愛徒譚煜林 自強不息發揚詠春拳學
「嗌交用口,打交用手,因此比武就是『講手』,當年師傅黃淳樑過百次踢館比武不敗, 有『講手王』之稱。」
譚煜林道。黃淳樑是詠春宗師葉問的得力弟子,亦是李小龍的授業 師兄,武藝超凡。
譚煜林從13歲開始習武,18歲拜師黃淳樑學習詠春拳,師徒情誼深厚 ,他盡得師傅真傳。現為「詠春譚 武學中心」館主的他,致力傳授恩師的詠春拳學。
天道酬勤 柳暗花明
「師傅能武亦能文,精通書法醫術,更將詠春拳系統化,發展出實戰理論兼備的詠春拳學 ,為詠春傳藝作出重大貢獻。師公葉問得力弟子後人不少都跟師傅學拳,足見師傅能武亦 善教。」
譚煜林當年自拜師起,每星期都會練習起碼四天,每天至少六小時,且都以實戰 為主,進步迅速而得黃淳樑看重,約兩年後已獲指派教導新生。「師傅常請我食宵夜,除 了講江湖軼事,亦會討論拳法。」
二十年前,黃宗師因中風突然離世,
譚煜林十分傷心,但以師傅在二人合照上提的「自強 不息」四字勸勉自己。即使有段時間停止了練武,他仍不斷將所學於腦中演練,後來師母 邀請他回拳館教拳,他決心重拾武藝。「本身打算用七年時間回復七成功夫,意外地不足 一年,功力已回復九成,兩年後更突破本身水平。我覺得這是師傅冥冥中的庇佑。」
以身作則 迎難而上
譚煜林先是於師兄的拳館當助教,轉折間累積了自己的學生,由2009年開始組織「詠春 譚」,至2011年在工廈工式開立「詠春譚武學中心」。由學師到為人師表,
譚煜林認為 作為師傅以身作則,做好細節最重要。「修習真功夫,必須循序漸進,實事求是,如日字 衝拳在空握實握之間要做足,不然傷不了人倒傷了自己。」
譚煜林表示經營拳館要面對不少挑戰,租金昂貴,招生亦不易。「從前是『人求技』,八 十年代社會環境動盪,武藝防身很必需,人人都想學,而現在則是『技求人』,因實際應 用機會不多,學武多為了強身健體。練武不同於運動興趣班,需要極大的恆心,動作錯了 便要重新練習多次,可能練數十次都仍需改善,學生會容易有挫敗感,願意投放時間心機 堅持下去的學生不多。」
七年來拳館經歷不少風雨,
譚煜林最感恩的是累積一班優秀的徒弟,不論是考取資歷,還 是出賽比武,徒弟的成績都很理想。「有時師叔伯從網上看到我的練武片段,會來電說打 得『好似樑哥』,當下很開心和感動。教拳賺的錢很有限,也不知還可以做多久,但至少 這刻無悔無恨。我身為詠春人,流的是詠春血,死了也是詠春魂!」
譚煜林2015年於武術賢聚會推廣黃淳樑詠春拳學。
譚煜林與徒弟到黃淳樑墓前拜祭。
If you like our articles, please like us :)
MoreFighting TimeS X CTOLD Interviews